简介:
牙周病是什么?别让小问题毁了你的笑容 你知道吗?刷牙时出血、牙龈红肿,可能不是简单的“上火”,而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齿问题“忍忍就过去了”,结果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“隐形”。 你的牙齿正在求救!这些症状要当心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丝?吃苹
你知道吗?刷牙时出血、牙龈红肿,可能不是简单的“上火”,而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齿问题“忍忍就过去了”,结果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“隐形”。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丝?吃苹果时留下血印?这些都可能提示牙龈炎(牙周病早期阶段)。当出现口臭持续不缓解、牙龈从粉红色变成暗红色、牙齿看起来“变长”(其实是牙龈萎缩)时,说明问题已经升级。危险的是——早期牙周病往往不痛不痒,等感觉到牙齿松动时,通常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
即使每天刷牙两次,如果方法不对(比如横向暴力刷牙),或者漏掉牙缝清洁(食物残渣在牙缝堆积形成牙结石),细菌就会在牙龈线下方形成“细菌堡垒”。这些细菌分泌的会慢慢牙槽骨,就像白蚁蛀空房梁,牙齿失去支撑自然就会松动。
1. 基础治疗:洗牙+龈下刮治,用器械清除牙龈下方的牙结石,相当于给牙齿做“大扫除”。
2. 药物治疗:局部使用抗菌凝胶,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。
3. 手术治疗:针对晚期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术、骨移植等。记住:越早治疗,越好花费越少!
• 巴氏刷牙法:牙刷倾斜45度,小幅振动清洁牙龈沟
• 牙线使用:每天少一次,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
• 定期检查:每半年洗牙一次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
• 戒烟:吸烟者牙周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倍
• 控制血糖: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牙周感染
误区一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——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堵塞在牙缝的牙结石。
误区二:“牙齿松动就要拔掉”——早期干预完全可以保住牙齿。
误区三:“用止血牙膏就行”——这只能掩盖症状,治标不治本。
孕妇激素变化容易引发“妊娠性牙龈炎”;更年期女性骨质流失可能加速牙槽骨吸收;戴矫正器的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。建议这些高危人群每3-4个月就要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牙齿是我们使用久的“工具”,牙周病的防治重点就在“早”字。下次刷牙时多花2分钟认真清洁牙龈线,可能让你80岁时还能拥有自己的健康牙齿。如果已经出现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就诊,别等到“为时已晚”才后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