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带孩子看牙不用愁!儿童口腔科解答家长关心的8个问题 每次带孩子去看牙医,是不是都像打仗一样?孩子哭闹不配合,家长又心疼又着急。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口腔医生,我特别理解家长们的困扰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关于孩子牙齿的那些事。 为什么乳牙坏了也要补? "反正要换牙,不用管了吧?"这是门
每次带孩子去看牙医,是不是都像打仗一样?孩子哭闹不配合,家长又心疼又着急。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口腔医生,我特别理解家长们的困扰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关于孩子牙齿的那些事。
"反正要换牙,不用管了吧?"这是门诊常听到的误解。其实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才全部替换完毕,使用时间长达6-10年。蛀掉的乳牙不仅影响咀嚼,还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,导致新牙长歪或发育不良。去年就遇到一个7岁小朋友,乳磨牙龋坏引发根尖炎,波及到还没萌出的恒牙,后来不得不做复杂治疗。
建议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要检查。很多家长拖到3-4岁才来,这时往往已经有多颗龋齿。早期检查不仅能监控牙齿发育情况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熟悉诊疗环境。我们科室有个"游戏体验区",小朋友可以戴着卡通口罩玩牙医玩具,消除对白大褂的恐惧。
除了蛀牙,临床上多见的是奶瓶龋(门牙大面积龋坏)、牙齿外伤和替牙期异常。特别提醒喜欢运动的孩子家长:如果恒牙完全脱落,要立即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牙根,30分钟内就诊还有再植可能。上个月就成功接回一个9岁男孩打篮球撞掉的上前牙。
这两项预防措施的是经过验证的。涂氟相当于给牙齿穿防弹衣,能使龋齿发生率降低40%;窝沟封闭则是把磨牙表面容易藏污纳垢的沟壑填平。不过要注意,做完这些项目后仍需坚持每天有效刷牙,门诊就见过做完封闭不到半年又蛀牙的,家长无奈地说:"以为花钱做了就万事大吉了..."
试试这三个实用方法:①购买儿童可视舌苔检测剂,刷不干净的部位会显色;②用沙漏计时,少要刷满2分钟;③下载刷牙APP,跟着动画指引完成。记住6岁前家长必须帮助补刷,特别是易蛀牙的上下后牙区。我女儿5岁时,我们约定"互相检查",现在她反而会我有没有认真刷牙。
出现"地包天"(下牙包住上牙)、龅牙影响闭唇、恒牙萌出受阻等情况,建议7岁左右开始早期矫治。但普通的牙齿拥挤可以等换完牙再处理。上周接诊的小患者就是典型例子:8岁女孩因长期吮指导致前牙开合,经过半年肌功能矫治器训练,现在咬合已经明显改善。
对于极度不配合的幼儿或多颗牙需要治疗的情况,全麻是选择。现在采用的都是短效麻醉药物,由儿科麻醉团队监护,术后1-2小时就能清醒。不过需要提醒的是,全麻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,术后更要做好日常护理,我们遇到过全麻补完牙不到半年又出现新蛀牙的情况。
建议关注三个要点:①是否有儿童诊区,环境布置是否符合儿童心理;②医生是否有耐心引导孩子的经验(可以观察诊室是否备有安抚玩具);③消毒流程是否规范。有的家长盲目追求"网红诊所",其实正规医院儿童牙科在感染控制方面往往更有。
孩子的牙齿健康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守护。如果发现牙齿颜色异常、牙龈红肿或孩子经常躲着刷牙,建议尽早到儿童口腔科检查。记住: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一口好牙是给孩子好的成长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