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口腔预防保健怎么做?这份实用指南帮你远离牙病困扰 很多人总在牙疼得受不了时才想起看牙医,其实日常做好口腔预防保健,能避免80%以上的牙齿问题。作为从业10年的口腔健康科普工作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告诉大家,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守护牙齿健康。 每天刷牙也有讲究 早晚各刷一次是基本要求,但多数人方...
很多人总在牙疼得受不了时才想起看牙医,其实日常做好口腔预防保健,能避免80%以上的牙齿问题。作为从业10年的口腔健康科普工作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告诉大家,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守护牙齿健康。
早晚各刷一次是基本要求,但多数人方法都不对。牙刷要选软毛的,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颤而不是横向拉锯。特别注意后牙咬合面和牙齿内侧这些死角,每次刷牙少2分钟。市面上那些30秒快速刷牙千万别信。
电动牙刷确实比手动刷得更干净,但关键还是要掌握正确方法。记得每3个月换新刷头,刷毛变形了继续用反而会伤牙龈。牙膏选含氟的就行,那些标榜美白、感的功效型牙膏,其实很有限。
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牙缝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真刷牙还是会长蛀牙。牙线要像"拉小提琴"那样贴着牙面上下滑动,不是直接压进牙龈。如果牙龈出血别紧张,坚持用一周就会改善,这是牙龈炎症好转的信号。
觉得传统牙线麻烦的可以试试水牙线,特别是戴牙套的朋友。但要注意控制水流强度,从低档开始适应,避免损伤牙龈。牙缝大的还可以配合使用牙缝刷,但别买太硬的型号。
即便每天认真清洁,牙结石还是会慢慢堆积。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基础治疗。超声波洗牙时有点酸胀感很正常,现在正规机构都有技术,完全不必害怕。
洗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,这是牙结石清除后的正常反应,一般3-5天就会消失。千万别被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的谣言骗了,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洗掉后反而更健康。
用牙齿开瓶盖、咬螃蟹腿这种事很多人干过,但真可能让牙齿隐裂。更隐蔽的坏习惯是长期单侧咀嚼,不仅影响脸型还会导致关节问题。小朋友咬铅笔、成年人抽烟都会加速牙齿变色和损坏。
碳酸饮料的危害比想象中更大,酸性物质会直接腐蚀牙釉质。如果实在想喝,可以用吸管减少接触,喝完后别马上刷牙,先用清水漱口等30分钟。夜磨牙的人建议配个咬合垫,不然牙齿会越磨越短。
小朋友从长颗牙就要开始清洁,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。青少年矫正期间要特别加强清洁,固定矫治器周围特别容易堆积食物残渣。孕妇激素变化会导致牙龈敏感,更要注意预防妊娠性牙龈炎。
中老年人牙缝变大更要用牙线,缺牙要及时修复避免影响周边牙齿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格外关注牙龈健康,口腔感染可能影响全身病情。记住:任何年龄段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
牙龈出血超过两周不见好、牙齿突然敏感冷热、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合、牙齿明显松动等情况,都可能是问题的前兆。别想着"忍忍就过去了",及时检查能省下后续大笔治疗费用。
现在很多牙科机构都有检查服务,拍个牙片就能发现隐藏问题。建议建立自己的口腔健康档案,把每次检查结果保存好,这对长期跟踪牙齿状况很有帮助。
其实预防口腔疾病不需要花太多钱,关键是养成好习惯并长期坚持。从今天开始认真执行这些方法,你会发现看牙医的次数越来越少,省下的不仅是钱,还有宝贵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