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周治疗要趁早!这5个信号提醒你该看牙医了 "刷牙出血好几年了,应该没事吧?"在诊室里,38岁的张女士满不在乎地说道。直到医生用探针轻轻触碰她的牙龈,鲜血瞬间涌出,X光片显示牙槽骨已经吸收过半——这是典型的牙周炎晚期表现。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口腔科上演。据新流行病学调查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
"刷牙出血好几年了,应该没事吧?"在诊室里,38岁的张女士满不在乎地说道。直到医生用探针轻轻触碰她的牙龈,鲜血瞬间涌出,X光片显示牙槽骨已经吸收过半——这是典型的牙周炎晚期表现。
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口腔科上演。据新流行病学调查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7%,但主动就诊率不足20%。很多人像张女士一样,把牙龈出血当作"上火",终付出牙齿松动的代价。
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你的牙齿可能正在遭遇牙周病侵袭:
1. 牙刷毛上总是带着粉红色,吃苹果时留下血印
2. 牙龈从粉红变成暗红,看起来胖乎乎的
3. 晨起口臭明显,漱口水都遮不住
4. 牙齿间出现黑三角缝隙
5. 突然感觉牙齿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退缩)
"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只是小毛病。"北京某医院口腔科医师告诉我们,"其实它就像沉默的土壤流失,等发现牙齿晃动时,往往已经失去一半支撑骨。"
正规的牙周治疗通常需要3-4次复诊:
次:深度体检
医生会用带刻度的探针测量每颗牙的"牙周袋"深度,配合全景片评估骨吸收程度。整个过程可能有点酸胀,但能判断病情阶段。
第二次:大扫除
采用超声器械+手工刮治器,清除牙龈下5mm处的牙结石。现在有镇静技术,怕疼的朋友可以提前沟通。
第三次:复查巩固
检查牙龈情况,对顽固病灶进行处理。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配合激光治疗或局部用药。
误区一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
:牙缝本就是结石侵占的地盘,洗牙后只是还原了牙齿本来的面貌。
误区二:"治疗一次就能好"
: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要像高血压一样定期维护,建议每3-6个月复查。
误区三:"年轻人不会得牙周病"
:临床上20多岁就全口牙齿松动的并不少见,主要与口腔卫生习惯相关。
治疗只是起点,日常维护才是关键:
1.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坚持3分钟
2. 牙线要用"拉锯式"进入牙缝,不要用力下压
3. 冲牙器建议选用脉冲式,水压不要超过90psi
4. 每半年做一次菌斑检测(费用约100元)
近两年,牙周治疗技术有了新突破。像超声骨刀引导再生术,可以让部分吸收的牙槽骨重新生长;而光动力辅助治疗,能消灭深部致病菌。不过医生强调,再的技术也替代不了日常清洁。
后提醒大家:牙龈出血不是身体在"",而是牙齿在呼救。越早干预,越能保住天然牙齿。那些说"牙周病治不好"的人,多半是拖到了晚期。记住,好的治疗时机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