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口腔预防保健指南:10个实用技巧让牙齿健康到老 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刷牙时,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自己的牙齿?很多人直到牙疼得睡不着觉,才发现口腔问题已经严重到需要看医生了。其实,预防远比治疗简单得多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,守护你的一口好牙。 刷牙这件"小事",八都做错了 你可能会说:
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刷牙时,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自己的牙齿?很多人直到牙疼得睡不着觉,才发现口腔问题已经到需要看医生了。其实,预防远比治疗简单得多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,守护你的一口好牙。
你可能会说:"刷牙谁不会啊?"但牙医告诉我们,超过80%的人刷牙方式都存在误区。首先,牙刷要选软毛的,硬毛刷容易损伤牙龈。其次,刷牙时间少要2分钟,很多人30秒就草草了事。重要的是角度,牙刷应该以45度角对准牙龈线,这样才能有效清除牙菌斑。
记得去年有个40多岁的患者来找我,他说自己每天刷三次牙,为什么还会有牙龈出血?后来发现他刷牙像刷鞋一样用力,牙龈都被刷出了缺口。改用正确方法后,两个月就改善了。所以说,方法比次数更重要。
很多人觉得用牙线太麻烦,或者担心会让牙缝变大。这完全是误解!牙齿有五个面,刷牙只能清洁到三个面,剩下的两个邻面必须靠牙线。我常跟患者说:"不用牙线,就相当于你洗澡只洗正面和背面,侧面从来不洗。"
正确使用牙线其实很简单:取约45厘米长的牙线,绕在中指上,用拇指和食指控制,轻轻滑入牙缝,呈"C"字形包住牙齿侧面上下刮动。刚开始可能会出血,这是牙龈有炎症的表现,坚持一周就会好转。
很多人一吃完饭就马上刷牙,以为这样更干净。其实酸性食物会暂时软化牙釉质,立即刷牙反而会造成磨损。正确的做法是:吃完饭后先用清水漱口,等30-40分钟再刷牙。特别是刚喝完碳酸饮料或果汁,这个等待时间更重要。
有个爱吃橙子的年轻白领来找我,说近牙齿特别敏感。一问才知道,她习惯早餐后立即刷牙。调整了这个习惯后,配合使用感牙膏,问题很快就解决了。
"我又没有牙结石,为什么要洗牙?"这是门诊经常听到的问题。其实牙结石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是日积月累形成的。等你能自己看到时,牙龈可能已经受损了。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,就像给牙齿做"大扫除"。
记得有个50多岁的大叔,20年没洗过牙,牙结石把牙龈压得萎缩。洗完牙后他惊讶地说:"原来我的牙齿这么白!"可惜的是,已经萎缩的牙龈再也长不回来了。所以预防要趁早。
超市货架上的牙膏琳琅满目,该怎么选?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含氟牙膏就足够了,不需要特别功能型的。氟化物能强化牙釉质,预防龋齿,这是经过几十年验证的。那些号称"一周美白"的牙膏,往往含有较强研磨剂,长期使用可能损伤牙釉质。
有个爱美的年轻女孩,连续用了三个月美白牙膏,结果牙齿变得敏感脆弱。后来改用普通含氟牙膏配合正确刷牙方法,牙齿反而更健康了。记住,健康才是美的。
你可能不知道,一些看似无害的小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牙齿:用牙齿开瓶盖、咬笔头、嗑瓜子...这些都会导致牙齿隐裂或磨损。还有夜间磨牙的人,建议使用咬合垫保护牙齿。
容易被忽视的是口干问题。唾液是天然的清洁剂,如果经常感觉口干,可能是某些药物副作用,或是用嘴呼吸导致的。可以多喝水,或者医生是否需要人工唾液。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反正要换,不用太在意",这是大错特错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。从孩子长出颗牙开始,就要用专门的婴儿牙刷清洁。3岁前建议由家长帮忙刷牙,之后也要到7-8岁。
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方法,在6-7岁和12岁左右各做一次,能大大降低后牙龋坏几率。记得给孩子准备可爱的刷牙沙漏,让2分钟的刷牙时间变得有趣。
"刷牙出血是上火,过几天就好"——这种想法很危险。牙龈出血是牙龈炎的早期信号,如果不处理可能发展成牙周炎,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正确的做法是:持续出血超过一周,就应该看牙医。
有个30多岁的患者,长期忽视牙龈出血,等到来就诊时,多颗牙齿已经松动。经过系疗虽然保住了牙齿,但花费的时间和都比早期干预多得多。记住,牙龈出血是牙齿在求救!
很多人觉得"牙不疼就不用看医生",这是典型的误区。口腔问题往往是悄无声息发展的,等感觉到疼痛时通常已经比较了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必要时拍X光片,早期发现龋齿只需要简单补牙,拖到牙髓炎就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预防胜于治疗,这句话用在口腔健康上再合适不过。养成这些好习惯,你就能省下大把看牙医的时间和,更重要的是——拥有一口陪伴你到老的健康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