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兆奇医生怎么样?20年经验口腔医师解析
在凉山州西昌市,提起看牙的好医生,很多街坊都会提到姜兆奇这个名字。这位在口腔行业扎根20多年的老医师,如今是春城口腔门诊部的骨干力量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位深受患者信赖的牙科医生。
次见到姜医生的人,都会被他诊室里那一排排证书吸引。从成都市级医院20余年的工作经历,到远赴德国、意大利的进修学习,这些经历都沉淀成他手下稳准轻快的治疗技术。
一、从医20年,他把门诊部当成了第二个家
每天早上7点半,姜医生就会准时出现在门诊部。护士们都说,他总比上班时间早到半小时,先把所有器械检查一遍。有次大雪封路,他愣是步行40分钟赶来,就为了不耽误预约患者。
这种较真劲儿,源于他在成都医院工作时的养成。2003年刚参加工作时,带教老师就告诉他:"牙科治疗差之毫厘,患者可能要难受好几年。"这句话成了他的职业信条,也解释为什么经他手做的种植牙,患者都说"跟真牙一样好用"。
二、技术更新比年轻人还积极
别看姜医生是60后,对新技术的热情让年轻医生都佩服。2018年自费去意大利学习All-on-4种植技术,2020年又到德国进修数字化美学修复。门诊部的3D口腔扫描仪,就是他坚持要引进的"新"。
"以前取模要患者咬藻酸盐,现在扫描枪转几圈就行。"说起这个,正在做矫正的小患者明明抢着说:"姜爷爷的机器一点不可怕!"——在孩子们嘴里,严肃的姜医生变成了和蔼的"姜爷爷"。
三、四类问题找他靠谱
- 牙齿美容: 特别是氟斑牙、四环素牙的美学修复
- 疑难牙病: 复杂根管治疗、牙体缺损保存
- 种植牙: 单颗/多颗种植,骨量不足的特殊处理
- 功能修复: 假牙舒适度调整、全口咬合重建
去年有位退休教师来做全口修复,因为牙槽骨条件差被多家诊所拒绝。姜医生用了"分段式种植"方案,现在老人家能吃花生米了,还专门写了感谢信。不过姜医生总说:"能让患者正常吃饭,就是我们牙医的本分。"
四、患者说他是"三心医生"
在门诊部的留言本上,出现多的评价是"耐心、细心、放心"。有患者记录细节:"补牙时发现我有高血压,特意调整了麻醉方式";也有人写:"种牙前画图解释了半小时,就怕我听不懂"。
这种细致或许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。在成都工作时,他接诊过不少少数民族患者,语言不通就画示意图,养成了解释透彻的习惯。现在虽然回到家乡执业,这个传统一直保持着。
五、关于姜医生的三个事实
- 毕业于口腔(现四川大学口腔),正统科班出身
- 保持每年少参加两次学术会议的习惯,手机里存着上百个病例视频用于复盘
- 治疗时有个特点:总会提前告知"接下来会有什么感觉",消除患者紧张
在种植牙越来越普及的今天,姜医生反而常提醒患者:"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种牙,有时候保守治疗对牙齿更好。"这种不盲目跟风的态度,或许正是20年临床经验赋予他的智慧。
下次经过春城口腔门诊部,如果你看见一位戴着老花镜,正对着灯光仔细检查牙模的医生,那应该就是姜兆奇。20年如一日的专注,让他成为西昌牙科圈里有口皆碑的"定海神针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