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周秀秀医生是中山香山口腔医院执业医师,从事牙科诊疗10多年,擅长牙齿矫正、种植牙等项目,以精细规范的技术获患者信赖。
在中山看牙,很多市民会提起香山口腔医院的周秀秀医生。这位有着10多年临床经验的口腔医师,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牙齿问题,从孩子的牙列不齐到老人的缺牙修复,她总能给出让人安心的解决方案。
早上8点的诊室,周医生已经换好白大褂在查看当天的病历。"很多人觉得看牙是件小事,其实牙齿问题拖久了特别遭罪。"她边说边调整着牙科椅的角度。从毕业到现在,经她手的病例少说也有上万个,但每次接诊依然保持着初次问诊时的细致。
作为医院正畸学科的带头人,周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看诊。每周三下午,她都会带着年轻医生复盘疑难病例。"矫正不是简单戴个牙套,要考虑到咬合关系、面部肌肉协调性这些。"在示教室的白板前,她总能用通俗的话把原理讲明白。
在患者口中,周医生有个亲切的外号叫"牙医"。这源于她的技术能力:
护士小李还记得有个特别:一位准备拍婚纱照的姑娘,因为前牙缺损不敢大笑。周医生没有直接建议做烤瓷牙,而是先分析牙根状况,终选择了更适合的微创贴面方案。"既要解决问题,又要尽量保留原生牙齿",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看牙的恐惧感往往来自未知。周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诊疗台上永远放着牙齿模型。"您看这颗大牙就像房子的地基,现在地基歪了,我们得..."她总能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治疗原理。门诊部的意见簿上,不少患者都提到"周医生讲解特别明白"。
对儿童患者,她更有一套独特的沟通方式。诊室里备着各种卡通贴纸,治疗时会用"牙齿小火车"这样的比喻来安抚孩子。有家长笑称,孩子看完牙居然吵着下次还要来。
在器械消毒室,周医生对温度记录本的检查近乎苛刻。"口腔治疗容不得半点马虎",这句话她对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说了无数遍。下午茶时间,经常能看到她翻阅新的口腔期刊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临床心得。
去年医院引入数字化种植系统时,40岁的周医生是个参加培训的。"技术每天都在进步,我们做医生的更不能停下脚步。"这种学习态度,让很多年轻同事都自叹不如。
夜幕降临,诊室的灯还亮着。周医生正在电脑前核对明天的治疗方案,眼镜反射着屏幕的蓝光。十年韶华,她把好的时光都留在了这方诊疗间,用和耐心守护着万千市民的口腔健康。